自今年起,灵台县在党员教育培训方面动作频频,不仅成功举办了多场培训课程以增强党员素质,而且近期更是创新性地成立了“流动党校”平凉市委党校,将学习资源直接送到党员家中,此举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积极部署开展轮训
中央及省市委的指导方针下,灵台县今年主动推进农村党员的教育培训工作。该县已成功举办了四期农村党员在党校的集中轮训,覆盖500名党员;同时,还举办了十四期针对农民党员致富带头人的能力提升培训,共有1200人参与。这些培训不仅加强了党员的理论学习和党性锻炼,还显著提高了他们在推动产业发展、带领群众致富以及遵守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实际能力。
“流动党校”送学上门
为深化农村党员在党校的集中轮训活动,灵台县近期设立了“流动党校”,并深入至全县的13个乡镇开展具体工作。该“流动党校”秉持“送学上门”的原则,致力于为农村党员提供充电和提升的机会,将教育资源直接带到党员的身边,以便党员能够更加方便地接受培训。
创新培训方式
本次培训采用创新形式,将传统的“集中式培训”转变为“下沉基层培训”。县委党校领导层成员、资深教师以及来自多个部门的授课教师被选调,形成两支队伍平凉市委党校,分别前往13个乡镇。这一策略促进了教学资源的优化分配和人才资源的有效融合,使得优质的培训资源得以流动和共享。
定制教学专题
在教学专题的安排上,“流动党校”秉持问题导向与需求导向原则。针对学员特点,精心设计多样化的培训方案,内容广泛,包括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党纪法规的解读以及农业技术等内容。除了规定课程外,学员可根据自身需求现场选择其他课程,从而实现教师与学员之间的双向互动,有效增强了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际效果。
选用“土”师资
在农村党员群体中,"流动党校"在选拔教学团队时,优先考虑那些在灵台长期工作生活、擅长运用"灵台方言"进行教学的"土"教员、"土"专家和"土"秀才。这些教员和专家的授课风格贴近实际、充满活力,使得农村党员不仅愿意听、易于理解,还能深刻领会,从而有效缩短了农村党员教育工作的距离,实现了教育服务的全面覆盖。
培训成效与展望
灵台县农村党员经过前期的多次培训以及“流动党校”的送学活动,在思想觉悟和能力素质上实现了明显进步。展望未来,我们期待“流动党校”能够持续其积极作用,向更多农村党员提供高品质的培训,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关于“流动党校”这种培训模式,您认为可以从哪些角度进行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