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间简陋又朴素,有一群来自安源路矿的年轻工人,还有在校学生,他们在此紧张严肃地进行集中学习,这里是中国共产党创办最早的党校,即安源党校。安源党校诞生有深远历史意义,也有特定时代背景,下面让我们深入了解其发展历程。
思想播种
1921年秋天,毛泽东前往安源进行考察,他向工人宣传劳工解放的思想,启发工人阶级的觉悟,将思想种子播撒在安源工人心中,为后续工人运动的开展奠定了思想基础。同年12月底,李立三遵照毛泽东的指示,在安源开办平民学校,开始发动并组织工人运动,让更多工人意识到自身的力量和权益。
教育奠基
此后,安源党组织创办了工人补习学校,创办了妇女职业部,还创办了工人师范班等,初步形成了较完整的工人学校教育体系。这些教育举措提升了工人的文化水平,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为党校创办提供了实践基础,为培养优秀的工人骨干创造了条件。
组织壮大
1924年,安源工人运动不断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安源党和团地委等组织宣告成立,党员数量迅速增多。到该年年底,安源地委有198名党员,当时全国党员总数为994名,安源地委党员人数占全国党员总数的五分之一,安源地委成为全国规模最大且产业工人成分占比最多的地方党组织。组织规模壮大后,为党校创办在政治和组织方面做好了准备。
理念先行
为适应形势变化,中共安源地委把工人运动重点放在思想教育与文化教育方面。1923年党的三大召开前后天津市委党校是干嘛的,工人学校开设了“特别班”。“特别班”针对“工人居领袖地位者”进行“主义和政治上之训练”。“特别班”是安源地委党校的前身。它为党校创办提供了理念基础与实践基础。
上级重视
1924年,青年团中央扩大执行委员会着重强调了开展团内政治训练具有重要意义,中共中央第一次扩大执行委员会也着重强调了开展党内政治训练具有重要意义。会后,党中央领导人前往安源开展巡视工作,对党组织内部训练给予指导,团中央领导人同样前往安源开展巡视工作,对团组织内部训练给予指导。10月底时,安源党、团地委召开了联席会议,会上决定合办党校,目的是训练党、团骨干力量。11月初,刘少奇担任了汉冶萍总工会临时执行委员会委员长,他对合办党校这件事十分重视,还指示要给予大力支持。
党校诞生
1924年12月,安源党校开学,此次开学是在刘少奇直接领导下开展的,首批学员有60人,这些学员由安源党、团地委委派而来,学员分为初级班和高级班,其中初级班的学员是工人中的党员、团员,高级班的学员是学生中的党员、团员天津市委党校是干嘛的,授课教材有瞿秋白、王伊维所译的《政治经济浅说》等。此外,安源党、团地委自行编写了《社会发展史》等教材,每周授课3次,每次授课时长为2小时,3次授课累计时长共6小时。
安源党校建立了,这是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给予中国革命的具有开创性价值的贡献 。在当时的历史情形下,安源党校对中国革命究竟起到了怎样的促进作用 ?快来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别忘了为本文点赞并传播 。